2022-03-15 15:44
“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
其中第三項重點任務和第四項保障措施中多次提到關于綠色建材的建設與發展,下面是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的規劃的部分內容:
三、重點任務
(一)提升綠色建筑發展質量。
1.加強高品質綠色建筑建設。推進綠色建筑標準實施,加強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倡導建筑綠色低碳設計理念,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天然采光等,降低住宅用能強度,提高住宅健康性能。推動有條件地區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新建建筑全部建成星級綠色建筑。引導地方制定支持政策,推動綠色建筑規?;l展,鼓勵建設高星級綠色建筑。降低工程質量通病發生率,提高綠色建筑工程質量。開展綠色農房建設試點。
2.完善綠色建筑運行管理制度。加強綠色建筑運行管理,提高綠色建筑設施、設備運行效率,將綠色建筑日常運行要求納入物業管理內容。建立綠色建筑用戶評價和反饋機制,定期開展綠色建筑運營評估和用戶滿意度調查,不斷優化提升綠色建筑運營水平。鼓勵建設綠色建筑智能化運行管理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建筑能耗和資源消耗、室內空氣品質等指標的實時監測與統計分析。
(二)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水平。
以《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確定的節能指標要求為基線,啟動實施我國新建民用建筑能效“小步快跑”提升計劃,分階段、分類型、分氣候區提高城鎮新建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重點提高建筑門窗等關鍵部品節能性能要求,推廣地區適應性強、防火等級高、保溫隔熱性能好的建筑保溫隔熱系統。推動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提高節能標準,嚴格管控高耗能公共建筑建設。引導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制定更高水平節能標準,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規?;ㄔO,推動零碳建筑、零碳社區建設試點。在其他地區開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建設示范。推動農房和農村公共建筑執行有關標準,推廣適宜節能技術,建成一批超低能耗農房試點示范項目,提升農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內熱舒適環境。
(三)加強既有建筑節能綠色改造。
1.提高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水平。除違法建筑和經鑒定為危房且無修繕保留價值的建筑外,不大規模、成片集中拆除現狀建筑。在嚴寒及寒冷地區,結合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持續推進建筑用戶側能效提升改造、供熱管網保溫及智能調控改造。在夏熱冬冷地區,適應居民采暖、空調、通風等需求,積極開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提高建筑用能效率和室內舒適度。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鼓勵加強建筑節能改造,形成與小區公共環境整治、適老設施改造、基礎設施和建筑使用功能提升改造統籌推進的節能、低碳、宜居綜合改造模式。引導居民在更換門窗、空調、壁掛爐等部品及設備時,采購高能效產品。
2.推動既有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強化公共建筑運行監管體系建設,統籌分析應用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耗監測等數據信息,開展能耗信息公示及披露試點,普遍提升公共建筑節能運行水平。引導各地分類制定公共建筑用能(用電)限額指標,開展建筑能耗比對和能效評價,逐步實施公共建筑用能管理。持續推進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加強用能系統和圍護結構改造。推廣應用建筑設施設備優化控制策略,提高采暖空調系統和電氣系統效率,加快LED照明燈具普及,采用電梯智能群控等技術提升電梯能效。建立公共建筑運行調適制度,推動公共建筑定期開展用能設備運行調適,提高能效水平。
(六)推廣新型綠色建造方式。
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建筑,積極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完善鋼結構建筑防火、防腐等性能與技術措施。在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房中積極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完善適用于不同建筑類型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體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消能減震、預應力技術的集成應用。因地制宜發展木結構建筑。推廣成熟可靠的新型綠色建造技術。完善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和生產體系,推行設計選型和一體化集成設計,推廣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方法,推動構件和部品部件標準化,擴大標準化構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規模,滿足標準化設計選型要求。積極發展裝配化裝修,推廣管線分離、一體化裝修技術,提高裝修品質。
(七)促進綠色建材推廣應用。
加大綠色建材產品和關鍵技術研發投入,推廣高強鋼筋、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砌體材料、結構保溫一體化墻板等,鼓勵發展性能優良的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在政府投資工程率先采用綠色建材,顯著提高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優化選材提升建筑健康性能,開展面向提升建筑使用功能的綠色建材產品集成選材技術研究,推廣新型功能環保建材產品與配套應用技術。
(八)推進區域建筑能源協同。
推動建筑用能與能源供應、輸配響應互動,提升建筑用能鏈條整體效率。開展城市低品位余熱綜合利用試點示范,統籌調配熱電聯產余熱、工業余熱、核電余熱、城市中垃圾焚燒與再生水余熱及數據中心余熱等資源,滿足城市及周邊地區建筑新增供熱需求。在城市新區、功能區開發建設中,充分考慮區域周邊能源供應條件、可再生能源資源情況、建筑能源需求,開展區域建筑能源系統規劃、設計和建設,以需定供,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和能源基礎設施投資效益。開展建筑群整體參與的電力需求響應試點,積極參與調峰填谷,培育智慧用能新模式,實現建筑用能與電力供給的智慧響應。推進源-網-荷-儲-用協同運行,增強系統調峰能力。加快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
(九)推動綠色城市建設。
開展綠色低碳城市建設,樹立建筑綠色低碳發展標桿。在對城市建筑能源資源消耗、碳排放現狀充分摸底評估基礎上,結合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工作情況,制定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和綠色建筑專項規劃,明確綠色低碳城市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確定新建民用建筑的綠色建筑等級及布局要求。推動開展綠色低碳城區建設,實現高星級綠色建筑規?;l展,推動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既有建筑節能及綠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裝配式建筑、區域建筑能效提升等項目落地實施,全面提升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法規標準體系。
以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推動完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法律法規,落實各方主體責任,規范引導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健康發展。引導地方結合本地實際制(修)訂相關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完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標準體系,制(修)訂零碳建筑標準、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綠色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建筑碳排放核算等標準,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基本級要求納入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做好《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等標準的貫徹實施。鼓勵各地制定更高水平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地方標準。
(二)落實激勵政策保障。
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稅務等部門溝通,爭取落實財政資金、價格、稅收等方面支持政策,對高星級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項目、綠色農房等給予政策扶持。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筑協同發展,創新信貸等綠色金融產品,強化綠色保險支持。完善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政府采購需求標準,在政府采購領域推廣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應用。探索大型建筑碳排放交易路徑。
(三)加強制度建設。
按照《綠色建筑標識管理辦法》,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授予三星綠色建筑標識,由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確定二星、一星綠色建筑標識認定和授予方式。完善全國綠色建筑標識認定管理系統,提高綠色建筑標識認定和備案效率。開展建筑能效測評標識試點,逐步建立能效測評標識制度。定期修訂民用建筑能源資源消耗統計報表制度,增強統計數據的準確性、適用性和可靠性。加強與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相關行業數據共享,鼓勵利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建立城市智慧能源管理服務系統。逐步建立完善合同能源管理市場機制,提供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加快開展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建立健全綠色建材采信機制,推動建材產品質量提升。
(四)突出科技創新驅動。
構建市場導向的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技術創新體系,組織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科研攻關和項目研發,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先進制造與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計劃項目平臺的作用,不斷優化項目布局,引領綠色建筑創新發展方向。加速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進產學研用相結合,打造協同創新平臺,大幅提高技術創新對產業發展的貢獻率。支持引導企業開發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設備和產品,培育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推動可靠技術工藝及產品設備的集成應用。
(五)創新工程質量監管模式。
在規劃、設計、施工、竣工驗收階段,加強新建建筑執行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標準的監管,鼓勵采用“互聯網+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推行可視化技術交底,通過在施工現場設立實體樣板方式,統一工藝標準,規范施工行為。開展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性能責任保險試點,運用保險手段防控外墻外保溫、室內空氣品質等重要節點質量風險。
,两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视频,欧美成人无码精品视频网站,成人A片特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强迫吊起来玩弄羞辱NP
日本被黑人强伦姧人妻完整版|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HD|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 小说 欧美 激情 另类|
公交车上拨开少妇内裤进入|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又长又大又硬又持久|
一个人免费观看视频WWW高清|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孩交|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